在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中,
抗折抗压一体机是核心设备,其检测数据直接决定水泥强度等级判定结果。然而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,易因机械磨损、电气元件老化或操作不当引发故障,影响检测效率与数据准确性。本文针对设备常见故障类型,从现象、原因到解决办法展开系统解析,为设备维护与操作人员提供技术参考。
一、机械系统故障:设备运行的基础隐患
机械系统作为设备受力核心,故障多表现为动作卡顿、异响及检测精度偏差,需重点关注关键传动与支撑部件。
1.横梁升降故障:现象为横梁无法升降或升降速度异常。故障根源多为丝杠润滑不足导致卡滞,或升降电机齿轮箱磨损。解决时先切断电源,拆除横梁防护罩,用专用润滑油对丝杠进行全面润滑;若故障仍存在,需拆解齿轮箱检查齿轮磨损情况,更换磨损严重的齿轮组件。日常需每周对丝杠进行 1 次润滑保养,避免干摩擦损伤。
2.抗折夹具变形:表现为抗折试验时试件断裂位置偏离标准要求,数据离散性大。主要因长期承受冲击载荷,夹具刀刃出现崩裂或形变。应对方法是使用百分表检测夹具刀刃平整度,若误差超过 0.02mm,需采用砂轮打磨修复;若崩裂深度超过 1mm,应立即更换夹具,更换后需通过标准试件校准,确保误差在 ±1% 以内。
3.抗压压板损坏:常见于抗压试验中压力值骤升骤降,或试件出现不规则碎裂。原因包括压板表面硬度不足导致凹陷,或压板与传感器连接螺栓松动。处理时先检查螺栓紧固情况,用扭矩扳手按设备说明书要求重新紧固;若压板表面出现明显凹陷,需更换符合 GB/T 17671 标准的高强度合金压板,更换后需进行三点校准,保证压力分布均匀。

二、电气控制系统故障:设备运行的核心风险
电气系统故障直接导致设备停机或数据失真,需结合电路原理与设备参数排查。
1.压力传感器无信号:现象为设备开机后压力显示为零,或加载时无压力变化。故障原因可能是传感器信号线松动、断裂,或传感器内部应变片损坏。排查时先打开设备电气箱,检查传感器接线端子是否牢固;若接线正常,需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输出信号,若信号为零或异常,需更换同型号压力传感器,更换后需进行压力标定,确保误差符合国家标准。
2.控制系统死机:表现为设备操作面板无响应,或加载过程中突然停止。主要因控制系统软件程序紊乱,或 PLC 模块接触不良。解决方法是先关闭设备总电源,等待 30 秒后重新上电,若仍无法启动,需检查 PLC 模块与主板连接线是否松动;若硬件连接正常,需联系设备厂家技术人员重新安装控制系统软件,恢复出厂设置。
3.电机过载保护:加载时电机发出异常噪音,随后设备自动停机,过载指示灯亮起。故障原因包括加载速度设置过快,导致电机负载过大;或电机轴承磨损,转动阻力增加。处理时先降低加载速度至标准范围(抗压试验加载速度为 2400N/s±200N/s),若过载仍频繁发生,需拆解电机检查轴承,更换磨损轴承并添加专用润滑脂,确保电机正常运转。
三、故障预防与日常维护要点
减少设备故障需建立完善的维护体系,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
1.定期清洁保养:每日试验结束后,用棉布擦拭设备表面及夹具、压板,清除残留水泥碎屑;每周对设备内部灰尘进行清理,避免灰尘堆积影响电气元件散热。
2.润滑系统维护:每月对丝杠、齿轮箱等传动部件添加专用润滑油,确保运动部件灵活运转;每季度检查润滑系统油路是否通畅,防止油路堵塞导致润滑失效。
3.电气系统检查:每半年打开电气箱,检查接线端子、PLC 模块、传感器等部件连接情况,紧固松动螺栓,更换老化电线;每年对设备接地系统进行检测,确保接地电阻小于 4Ω,避免漏电事故。
4.定期校准检测:按照计量检定要求,每 12 个月委托第三方计量机构对设备进行全面校准,包括压力精度、加载速度、位移精度等参数,校准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;日常试验前需用标准砝码对压力传感器进行零点校准,保证数据准确性。